一個人的出走是流浪,兩個人的旅程是冒險。
從一切被過度裝飾,過份解讀,關於odyssey裡未知的冒險和挑戰,我們總是抱著過於美好的想像,在載浮載沉無邊際的汪洋漂流,祈禱手邊不遠的那塊浮木是使一切好轉的契機。無論處在人生中哪個階段,我無法相信有任何人能成功抵制逃離的渴望。不用深刻感觸現實的不完美,失落和衝擊,不用奮力對抗,放任對生活的冷漠以對,木然總是有反噬我們的一天,基於求生本能,憑藉壓榨得僅存的一絲天真,於是我們出走,希冀未來的不確定性。
忘記在哪讀過這些話:「Running away is easy, you just take off and leave,leaving all shits behind; when you stay,it'll take more courage than runnung. with all the sufferings from misery and destruction,I can't think of there is a way could be any easier than starting an odessey.」
Kisses的故事都柏林市郊展開,兩個年齡相仿的男孩和女孩比鄰而居。日子對他們而言並不簡單,無力改變,就像一般青少年成長電影的設定,其中有太多的無奈。他們只能日復一日習以為常地把殘酷現實下的不堪和煩躁內化為郊外小鎮的尋常風景。
直到有天,男孩父親情緒再度失控,打破謊言和壓抑交織的虛假平衡。在女孩的鼓舞下,名為Dylan的男孩想到逃離的可能,他們想,或許到都柏林尋找dylan離家出走的哥哥,或許尋找一絲希望。逃亡的旅程既不浪漫也不美好。片中Bob dylan歌曲的社會批判和不止的苦澀漫天蓋地,經過城市暗角的洗禮後,褪去光環的接頭風景漸漸消弭女孩對傳說怪物的恐懼,她婉拒男孩的打氣,並說:「they are not sackman, they're just two dirty old pricks,like other gross bastards. 」
如果說Odyssey的終點旅程是朝溫暖的家前進,在片中驅使兩人開啟冒險旅途卻很嘲諷地逆轉家庭的正向能量,轉而擔任壓迫者的角色。
「WHEN YOU KISS, YOU GIVE, OR YOU TAKE.」
Dylan洩氣地坐在都柏林公寓下的階梯旁,他好奇問旁邊那位穿著挑逗的年輕女性
「why were you kissing that man? he is so much older than you?」
『he treats me well......』
「so you kissed him for money?」
『no, I kissed him because I've nothing to give.』
「...」
這是片中我很喜歡的一段場景,導演Lance Daly精準並坦白呈現人的韌性和妥協的無奈,在如此晦暗的鏡頭流動下,似乎還能感受人道關懷散發出的光芒和包容。而呼應片名而出現的兩個小孩的接吻情節,其實一不小心就有可能遭衛道人士非議,Daly在這裡頭處理地特別謹慎,讓觀者進入很舒服很自然的狀態,導演堅定立場堅持青春的悸動是很純粹的一件事,任何加諸其上的道德污衊,挑明來說怎不算欲加之罪。
在導演的堅持下,幸好沒讓這段情節淪為fetish慾念的犧牲品。
在學院文化盛行的歐陸電影圈培植下,兩個素人小演員不帶匠氣,從生活淬湅,不浮誇的表演方式,在某一程度上,也協助讓寫實宛若一部側錄影片的KISSES適時發揮後作力,而不顯得矯情。想想如果由好萊塢的哪一個天才童星擔綱,會怎樣譁眾取寵毀了這部心中的年度佳片。沒有給觀眾太多華而不實的旅者情懷,結局處理成功跳脫既往公路電影的窠臼,他們倆終究是回到了家。流浪的際遇沒讓他們找到答案,卻教會了他們別輕易相信生活是公平的。
片尾,兩人在各自家人的拉扯和誤解中緩慢前進,堅定地看著對方,釋出成長後無聲的蛻變。Go blimps go像粉紅夢境裡的巧克力糖漿,美好到接近不真實的夢幻白噪音溢出滿幕的黑白光影,然後我有點明白,看似回到起點的結局正提醒我們:沒有永遠的旅途上,沒有一個永不歸鄉的Odysseus,更沒有一個知道一切答案的Holden Caulfield。
生活中的其他狗屎,壓迫人的,讓人窒息的,卻也從來不曾消失時,我們憤怒又該何去何從?我想這部電影最成功的便是告訴我們,這些難解的答案從來就不應該向電影索取,而任何一個輕易塘塞觀眾漂亮結局的導演,或許在這議題上都避重就輕了點。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1 則留言:
天啊,兩個小孩都太可愛了!!!!好想看!
基本上選出這樣的角色就是犯罪了,哈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