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不了
這段旋律每天不知道在腦中響了幾次
2009年4月23日 星期四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Away we go
有人說喜劇是最難揣摩的,我想是因為方法演技終究沒有任何情境可以讓演員體驗幽默的人如何生活。
再精確一點來說,喜劇演員是最好發揮的角色也是最難靠磨練取得觀眾認同的職業。
跟理論物理學家一樣,有些東西就只能歸因於天賦。
很多嚴肅的演員或是拍慣得獎片類型的導演,常常會讓我有種
"好吧!你們真是一群很懂得自己在幹麼並且還幹得不賴的傢伙"
但是再怎麼傑出的表眼經過同樣的包裝行銷手法,劇情類型,甚至是角色範疇的過濾後
對我來說也就少了一些驚奇。
再好吃的雞排,不管去哪吃咬下去都還是雞肉,你絕對不會吃到巧克力花生夾心的雞排。
講到這個就讓我想到Zooey Deschanel,一個動物感很強烈的女演員(是因為zoo嗎?真是亂來)
我喜歡她,但卻沒有辦法那麼投入感情的喜歡她。
或許是因為她獨特氣質的辨識性太高,以至於角色設定幾乎如出一轍,
古靈精怪,精神不太穩定,像被灌了藥的貓咪那樣。
不知道我到底再亂講什麼,不過oasis的樂迷應該能夠理解我要表達的東西。
所以當才華洋溢的喜劇演員放下嬉鬧的表演方式後,呈現出來的反差和意想不到的感動是令人這麼措手不及。
小人物的無奈在平庸的日子裡擺蕩,放任真實又瑣碎的生活片段磨蝕所剩無幾的理智,
少了用力的揣摩留下的斧鑿之跡。
有人在大螢幕上紀錄著平凡人的不堪,我們不用是政治迫害下的犧牲者,飽受精神疾病困擾的文豪或過氣的電影明星,也能展現相同細膩的深度和痛度。
假如常常和你交換眼神的那位女侍隔天突然辭了工作。
the office裡愛惡作劇,聰明的John Krasinski變成了一位茫然 落魄的準爸爸。
snl裡常常扮演怪口音異國女子(也模仿Beyonce)的Maya Rudolph則變成一位憂心忡忡,焦躁的孕婦。 (我記得有一集的snl,她和Natelie Portman坐在人髮編成沙發上進行心裡諮商。)
一開始我很好奇到底是怎樣的製片會同意這兩人擔綱主角。
以the office和snl的hardcore觀眾自居的我都會不禁這樣替他們得票房擔憂。
這麼小眾且cult崇拜的社群可不是什麼"門當父不對"那種有票房號召力(但又沒很好笑)的強檔片
光聽trailer的音樂類型是indie folk就知道一定不會是超級賣座的片。
除非哪天麥可貝的大爆炸飛車衝撞trailer置入bonnie 'prince' billy,不然這都是一個可以準確判定電影target audience的方法之一。
加碼驚喜:
1.編劇之一是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的Dave Eggers(皮博士有介紹)
2.Maggie Gyllenhaal(請允許我用宅男的語氣尊稱她一聲"瑪基老師")
3.導演Sam Mendes(btw, Revolutionary Road真是太壓抑了,不過裡面那個瘋子教授演得很好)
"誰跟你開玩笑了"同場加映:
1.Reign Over Me
2.Punch-Drunk Love
3.stranger than fiction
4.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
一開始我發誓我只是想要講我有多想要看這部片,
結果後來卻莫名其妙扯了一堆阿里阿鉔的無聊東西。
現在大家一定覺得這是愛哭腰又裝蒜的文藝青年推薦的悶電影...之一。
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Guilt By Association
該如何解釋最近對freaky folk的喜愛程度呢?
是一時的狂熱?還是也有可能只是我太懶?
聽著大鬍子Devendra Banhart 的夜晚,突然發現了這個。
不知頭子聽到那個很刺耳的上揚尾音會作何感想?
梅雨季初乍之際,膝蓋有點酸痛,漸漸邁向變成能用身體預告氣象的歐巴桑之一。
好像也遇到Casper,在復活節那夜冷到牙齒打顫肌肉抽筋,醒來卻又流了滿身汗。
在還沒查奇摩知識前,有一度很荒謬地以為該不會是更年期吧?
之後說給兔崽子聽,有一個人說她舅舅尿道發炎也會這樣。
算了,我寧願相信我遇到精靈一族。
是一時的狂熱?還是也有可能只是我太懶?
聽著大鬍子Devendra Banhart 的夜晚,突然發現了這個。
不知頭子聽到那個很刺耳的上揚尾音會作何感想?
梅雨季初乍之際,膝蓋有點酸痛,漸漸邁向變成能用身體預告氣象的歐巴桑之一。
好像也遇到Casper,在復活節那夜冷到牙齒打顫肌肉抽筋,醒來卻又流了滿身汗。
在還沒查奇摩知識前,有一度很荒謬地以為該不會是更年期吧?
之後說給兔崽子聽,有一個人說她舅舅尿道發炎也會這樣。
算了,我寧願相信我遇到精靈一族。
2009年4月12日 星期日
2009年4月10日 星期五
good job ! 博客來
剛逛博客來,無聊地以一個春天那喊過來人身份,好奇點進去今年春吶的唱片促銷活動裡去瞧瞧
沒什麼special
大致上就是一些今年上台表演的國內樂團唱片 及一些優惠活動之類的
不過有一個區塊實在很令人匪夷所思
叫做"為明年春吶做準備"(請拉到中間那裡)
那裡販賣的物品不是三點式比基尼,除毛膏,或是各式各樣的防曬乳...等了無新意的商品
反而賣起書來,而且書名更是令人想入非非
"陽台種花q&a200" "化工技術實習" "普通化學實驗" "觀賞植物繁殖技法"...
這些是要我們未雨綢繆,趕緊在春天時播下大麻種子或罌粟花種子(好古代的感覺...)
然後學習獨立,自己diy製作搖頭丸 好貯存明年的用量?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意思? 我真的想不出還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釋了
不過跟綠洲的banner比真的是不分軒輊的好笑
註:幹!我沒有暗示什麼喔,Wade和Jimi(美國人)不要來告我,要告就去告高清愿好了。
沒什麼special
大致上就是一些今年上台表演的國內樂團唱片 及一些優惠活動之類的
不過有一個區塊實在很令人匪夷所思
叫做"為明年春吶做準備"(請拉到中間那裡)
那裡販賣的物品不是三點式比基尼,除毛膏,或是各式各樣的防曬乳...等了無新意的商品
反而賣起書來,而且書名更是令人想入非非
"陽台種花q&a200" "化工技術實習" "普通化學實驗" "觀賞植物繁殖技法"...
這些是要我們未雨綢繆,趕緊在春天時播下大麻種子或罌粟花種子(好古代的感覺...)
然後學習獨立,自己diy製作搖頭丸 好貯存明年的用量?
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意思? 我真的想不出還有其他更合理的解釋了
不過跟綠洲的banner比真的是不分軒輊的好笑
註:幹!我沒有暗示什麼喔,Wade和Jimi(美國人)不要來告我,要告就去告高清愿好了。
訂閱:
文章 (Atom)